一、行业概览
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自然语义处理是目前人工智能社区发展的三大核心领域,当中又以计算机视觉商业化潜力最大。计算机视觉推动转型的主要行业为:消费电子产品、城市及社区管理、供应链。
(一)消费电子
智能个人设备:
最大部分是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设备解锁(如人脸解锁)及计算摄影。2018年,旷视在搭载人脸识别设备解锁功能的国产安卓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预计深度学习技术将通过创新解决方案影响计算摄影市场。此外随着全屏智能手机日益受欢迎,预期人工智能技术突出的公司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渗透屏下指纹解锁解决方案市场。
线上认证:
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线上认证服务,让客户在众多场景均可通过个人移动设备进行身份核验,除可以加强安全之外,也提高效率及提升用户体验。线上认证是中国计算机视觉技术最早期的垂直细分市场之一。
旷视是线上认证这个垂直领域的最大经营者,市场占有率由2017年的48.8%增至2018年的60.9%。相比新经营者,领先的现有经营者已运用海量数据训练算法并对其缺陷加以改良,让现有经营者可以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与社区管理
智慧城市及社区管理:
智慧城市及社区管理垂直领域的计算机视觉价值链中,旷视的定位为提供软硬件的上游企业,竞投物联网项目时,通常会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制作建议书。以人工智能摄像头在所有安保摄像头出货量所占比率计算的渗透率来反映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在这个垂直领域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以收入计算,旷视是中国智慧城市及社区管理垂直领域最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占有率由2017年的2.4%增至2018年的7.4%。
(三)供应链
智慧物流:
垂直领域是指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进行若干仓储及生产物流工作,并提升自动化程度。这些机器人及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可以取代人工,以统一、智能及协同的方式进行常规工作,在特定危险的环境中也能良好运转。
与传统制造企业比较,人工智能企业更了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软件使硬件获得更优性能,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因此,人工智能企业开始逐步生产以软件定义硬件,将软硬件融入一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让传统零售店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商店数据。分析结果可优化库存管理及客户体验,提升经营效益及商店业绩。目前计算机视觉在智慧零售垂直领域的应用仍在早期阶段。
(四)全球机遇
中国计算机视觉公司有很大机会与业务伙伴合作,向国际市场推广技术:
中国公司在全球安保摄像头解决方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按2018年收入计,市场份额约为40%。近年来,巴西、泰国及印度等国家对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可以抓住机遇提供全新优化后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18年,90%以上的手机均是在中国制造。中国计算机视觉公司通过与中国手机制造商建立密切合作,可以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占全球总出货量近30%。由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预期出货量会增加。
二、公司融资和股东情况
公司自2013年1月注册成立以来获得九轮投资,均是优先股形式。
主要股东:公司的3位创始人、蚂蚁金服、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淘宝中国和员工持股计划。
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间接持有14.33%)、蚂蚁金服(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15.1%)、联想(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1.2%)。
公司还与中国移动和凯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三、公司业务
公司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
个人物联网:以人工智能赋能摄像头,改善个人设备的用户体验。解决方案包括算法及软件。设备解锁解决方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使用户得以便捷地解锁他们的个人设备或授权线上支付;公司的计算摄影及视频处理解决方案使消费者得以用个人智能设备拍出画质可媲美专业相机的相片与视频。公司于2012年底进入个人物联网领域。按2018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供应商,占据逾60%的市场份额。2018年在中国制造生产的配备身份验证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机中,超过70%使用公司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设备解锁解决方案。销售主要通过成立专为若干主要客户(如OPPO及vivo)服务的团队和允许第三方企业免费试用Face++平台提供的所有基本功能。
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公司于2015年底进入城市物联网行业。按2018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方案被广泛用于中国100多个城市。销售主要由内部销售团队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商合作,也成立专门团队服务主要客户,包括若干金融机构、电信公司及房地产公司。
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机器人。公司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帮助物流公司和制造商有效部署及管理大型机器人网络,以支持复杂的仓储任务。公司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使线下零售商能够通过分析顾客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及优化销售计划。公司于2017年进军智慧物流垂直领域,并迅速成为中国垂直领域的领导者。公司投资及孵化了智能机器人设备制造商北京旷视机器人,其于2018年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物流平台软件河图及自动化设备。公司一般按每个供应链物联网项目订立单独合约,就机器人及传感器销售及平台软件授权向客户收取费用,也会就提供的机器人产品维护服务向客户收取费用。销售通过内部销售团队直接与企业客户订立合同或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商合作。
公司还成功地进军海外市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向国际手机厂商以及网约车公司提供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还向中国境外十五个国家或地区的客户提供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的Face ID解决方案客户由2016年的128名增至2018年的1044名,复合年增长率为185.6%。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由2016年12月31日30个城市增至106个城市,复合年增长率为88%。
公司的业务拓展如下图所示:
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客户: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和2019年前6个月,公司的五大客户合计分别占总收入的41.7%、24.9%、22.0%及34.1%。公司的五大客户包括:中国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中国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中国电信服务供应商等。因为许多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终端客户通过系统集成商来挑选产品供应商或服务供应商,所以公司的直接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类系统集成商。
供应商:主要包括服务器及云服务供应商、委约生产厂商、硬件零部件供应商和数据源。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和2019年前6个月,公司的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总采购额的33.4%、36%、22.6%及36.8%。
员工: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6月30日,公司员工分别为264名、665名、1965名及2349名。
竞争优势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自研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公司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帮助公司构建了一个半自动的算法开发生产线,高效地开发先进的算法。
公司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先进的算法,为许多世界上最尖端的人工智能应用奠定了基础。公司主要使用三种尖端深度神经网络(即ResNet、ShuffleNet及DorefaNet),可分别部署在云端中心、移动设备及边缘服务器。
公司提供全栈式、端到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含公司的先进算法、功能强大的平台软件、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应用软件及内嵌人工智能功能的物联网设备。这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不仅释放公司算法的全部潜力,也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直接解决其痛点并使价值最大化。
公司在全球成功注册了约250项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同时正在申请约900项人工智能相关专利
四、公司主要营运数据
五、公司的财务业绩
公司的收入由2016年的人民币6780万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3.13亿元,再增至2018年的人民币14.26亿元,2016年之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8.8%。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分别亏损3.4亿元、7.58亿元及33.5亿元。亏损由2017年的7.58亿元增至2018年的33.5亿元,以及由2018年前6个月的人民币7.28亿元增至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52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
撇除公司管理层认为不能反映经营表现的项目的影响,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220万元,2016年和2017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9200万元及1.42亿元。2018年前6个月经调整净亏损为1.37亿元,2019年前6个月,净利润为3270万元。但是招股书中也提示投资者不应单独考虑经调整经营利润/亏损及经调整利润/亏损,不能视作其他财务表现的替代。
公司的综合损益表如下图所示:
收入:公司收入按解决方案来分如下图所示:
毛利和毛利率: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按解决方案来分如下图所示: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2016年-2019年以来大幅增长。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及个人设备)的毛利率较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毛利率高。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个人设备)一般比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的毛利率要高,主要是由于为提供Face ID解决方案,公司需要调用第三方数据源而产生相关成本所致。
研发开支:分别占2016年(RMB78.2万元)、2017年(RMB205.4万元)及2018年(RMB612.9万元)总收入的115.3%、65.6%及43%。
经调整经营利润/亏损:是指将经营利润/亏损加回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及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
经调整净利润/亏损:是指将年度亏损加回发行及购回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亏损、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之公允价值变动,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变动、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及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及开支等项目。